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优律 法律知识 1268 441

一、引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张图片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功进行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一次人口普查都为我国政府制定政策、规划未来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将围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发展的新态势,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概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开展,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约为13.4亿,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此次普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是一次全面、系统、准确的人口调查。

三、我国人口发展新态势

1.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呈平稳增长态势。自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这主要得益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生育观念的转变。然而,我国人口总量仍然较大,对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

2.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结构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性人口约为6.93亿,女性人口约为6.47亿,性别比为106.74。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有所下降,表明性别结构逐渐趋于平衡。

(2)年龄结构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

(3)城乡结构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约为6.66亿,占总人口的49.68%。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程度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约为1.2亿,占总人口的8.93%。

(2)健康状况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了3.32岁。

四、应对人口发展新态势的对策建议

1.完善生育政策,适度调整生育率

在当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度调整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同时,要加强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引导,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

2.加大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3.推进城镇化,优化人口布局

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化人口布局,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人口对资源的压力。同时,要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4.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政府应加大养老保障投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五、结语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揭示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新态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人口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应对人口发展新态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