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宣誓制度作为一种彰显宪法权威、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宪法意识的制度,在我国宪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围绕宪法宣誓是哪一年写入我国宪法的问题,详细探讨宪法宣誓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写入我国宪法的历程与意义。
二、宪法宣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宪法宣誓制度的起源
宪法宣誓制度最早起源于1789年的美国宪法。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将宪法宣誓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就职的重要仪式。宪法宣誓制度的核心在于要求国家公职人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忠诚履行职责。
2.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发展
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早期探索阶段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开始探索宪法宣誓制度。1954年,**届**********次会议通过了宪法,并在会议结束时进行了宣誓。此后,历届********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会议结束时,都进行了宪法宣誓。
(2)制度确立阶段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宪法宣誓制度正式确立。
三、宪法宣誓写入我国宪法的历程
1.提议阶段
2012年,*****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宪法宣誓制度。此后,各方面对宪法宣誓制度的探讨逐渐深入。
2.草案阶段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了宪法宣誓制度草案。草案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3.通过阶段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
四、宪法宣誓写入我国宪法的意义
1.彰显宪法权威
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有助于进一步彰显宪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权威地位,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
2.保障宪法实施
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国家公职人员遵守宪法,忠诚履行职责,有助于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3.促进法治建设
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培养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能力。
4.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责任担当
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进行庄重承诺,有助于强化其责任担当,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
宪法宣誓制度写入我国宪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彰显了宪法权威,还为国家公职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履职准则。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宪法宣誓制度的作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