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

优律 法律知识 2703 441

一、引言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第1张图片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业务之外取得的收入,它不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畴,但对于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营业外收入的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营业外收入的定义与特点

1.定义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业务之外取得的,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这类收入通常包括投资收益、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等。

2.特点

(1)非经常性营业外收入通常不具经常性,即不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

(2)非主营业务营业外收入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不会影响企业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

(3)不确定性营业外收入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难以预测。

三、营业外收入的构成

1.投资收益企业通过投资其他企业或购买金融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如股票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等。

2.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收益企业出售或处置非经营性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如出售闲置土地、设备等。

3.政府补助政府为支持企业发展,对企业给予的财政补贴、奖励等。

4.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捐赠收入、非经营性资产租赁收入、非经营性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等。

四、案例分析

1.案例一某公司出售闲置土地,获得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收益1000万元。这笔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因为它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且具有偶然性。

2.案例二某公司购买了一家初创公司10%的股权年后,初创公司成功上市,该公司获得的股票投资收益为500万元。这笔收入同样属于营业外收入,因为它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且具有不确定性。

3.案例三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5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研发创新。这笔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因为它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且具有非经常性。

五、总结

营业外收入虽然不属企业主营业务范畴,但其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贡献不容忽视。企业应关注营业外收入的构成,合理规划投资、资产处置等活动,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企业还需关注政府补助等政策,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分析营业外收入时,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对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应遵循客观原则,确保收入真实可靠。

2.相关性营业外收入应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关,避免盲目投资和资产处置。

3.透明性企业在披露营业外收入时,应充分揭示收入来源、金额等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营业外收入的构成和特点,为企业合理利用营业外收入,提高盈利能力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