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将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法律风险、典型案例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广大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投资份额、提供财产管理服务等方式,公开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2.公开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3.以发行股票、债券、投资份额、提供财产管理服务等方式进行;
4.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风险
1.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行政责任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还将面临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
3.民事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需承担合同无效、返还本金、支付利息等民事责任。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典型案例
1.e租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15年,e租宝通过虚构融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76亿元,涉及全国31个省份的近20万投资者。
2.中晋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16年,中晋系通过虚构投资标的,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共计400亿元,涉及全国数万名投资者。
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防范措施
1.提高风险意识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增强风险意识,不盲目追求高额回报。
2.学习金融知识投资者应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各类金融产品的性质、风险和收益,避免陷入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
3.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者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避免与非法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
4.加强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应按照监管要求,充分披露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让投资者了解产品的性质、风险和收益。
5.政府监管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总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一种严重的金融违法行为,投资者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自身财产安全。同时,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