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优律 法律知识 455 441

一、引言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1张图片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而制定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法规。本文将对办法进行深度解读,并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提供实操指南。

二、办法的出台背景与意义

1.出台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日益增多。然而,在转让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合法权益,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办法。

2.意义办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与解读

1.适用范围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产权转让。

2.转让程序办法明确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包括转让前的可行性研究、转让方案的制定、转让价格的确定、转让合同的签订等环节。

3.转让价格转让价格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以评估价为基准,合理确定转让价格。对于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破产重整等特殊情况的转让,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拍卖等方式确定转让价格。

4.转让方式办法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多种方式,包括协议转让、公开招标、拍卖、竞争性谈判等。

5.监管机制办法建立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管机制,明确了各级国资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的监管职责,确保转让行为的规范、透明、公平。

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操指南

1.转让前的准备工作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转让方案,明确转让价格、转让方式等关键因素。

2.转让方案的审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需报经国资委审批。转让方案应包括转让原因、转让对象、转让价格、转让方式、转让收益分配等内容。

3.转让价格的确定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评估价为基准,合理确定转让价格。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拍卖等方式确定转让价格。

4.转让合同的签订转让双方应签订转让合同,明确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日期等条款。转让合同应报经国资委备案。

5.转让行为的实施企业应按照转让合同约定的条款,完成产权转让的交割。转让完成后,企业应及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6.监管部门的监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各级国资委、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转让行为的监督,确保转让行为的规范、透明、公平。

五、结语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企业应认真遵守办法规定,规范转让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转让行为的监督,共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