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

优律 法律知识 939 441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保密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和个人对违反保密法律的责任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对于什么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存在误解。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保密法律,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什么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第1张图片

一、非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1.非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是指因疏忽、过失等原因导致国家秘密泄露,而非出于故意。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非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面临行政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因工作失误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2)因技术故障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3)因管理不善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2.非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认定

在认定非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2)行为人对国家秘密的保密意识。

(3)行为人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能力。

二、合法使用国家秘密

1.合法使用国家秘密是指在国家秘密的保密范围内,为履行职责或者执行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使用国家秘密。以下几种情形属于合法使用国家秘密

(1)根据工作需要,查阅、复制、摘录、翻译国家秘密。

(2)在保密范围内,进行国家秘密的交流、传递。

(3)在保密范围内,对国家秘密进行加工、整理、研究。

2.合法使用国家秘密的认定

在认定合法使用国家秘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使用国家秘密的目的和范围。

(2)使用国家秘密的程序和方式。

(3)使用国家秘密的人员身份和职责。

三、非国家秘密信息的传播

1.非国家秘密信息的传播是指将非国家秘密信息对外公布、传播。以下几种情形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

(1)公开场合发表的非国家秘密信息。

(2)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发布的非国家秘密信息。

(3)向第三方提供非国家秘密信息。

2.非国家秘密信息的认定

在认定非国家秘密信息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信息内容是否涉及国家安全、经济、科研等领域。

(2)信息是否具有保密性质。

(3)信息传播的对象和范围。

四、总结

了解什么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保密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业务能力,严格遵循保密法律法规,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同时,也要明确非责任情形,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责任。总之,只有充分了解保密法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合规操作,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